语言:中文

农特产品 > “政府助力企业 做实做强产业”线上专题论坛

杨志明
罗云光
徐根初
郑新立
张玉香
侯云春
张天佐
任玉岭
刘坚
杨志明

身份标签

中国劳动学会会长、人社部原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部长

专家观点

“城归”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

当年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就业创业被称为"海归",如今农民工返乡创业则可称为"城归"。近年来,"城归"创业正在异军突起,一波波曾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务工经商的农民工,经过城市打工的历练和积累,带着技术、项目、资金和营销渠道,怀着乡村情感返乡创业,如同热带雨林般适其环境而快速生长,正在破解着经济转型期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边远农村经济难题,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并率先进入我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行列。

2020年以来,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突破常规的新事物不断涌现,返乡入乡创业热潮在疫情冲击下仍逆势增长,主要原因在于农民工返乡创业大部分在中西部甚至在边远地区,远离"震中",受疫情冲击小,用工主要是就近吸纳当地农民工,原辅材料以国内为主,这些独特因素构成农民工返乡创业在全国防疫与复工中"风景"奇好,一直持续到现在。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约1120万,预计到 2025年有望达到1500万。可见,农民工返乡创新创业具有持续性的韧性与活力。

一、"城归"创办中小企业的独特作用。

从老一代农民工中率先开路的先行者,到中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骨干,"城归"创业正在发挥着他们的独特作用。

(一)"城归"创业带动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尤其是破解了我国中西部地区边远乡村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难以留住本地劳动力的难题。"城归"创业使"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加法效应向"创业一人,脱贫一批"的乘法效应转变,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发展,达到就业倍增效果。

(二)"城归"创业成为活跃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改变了主要靠吸引大企业、大项目招商引资促进经济发展的单一路径。当年农民工走出乡村到城市务工,如今带着资金技术回乡创业,组合分散的生产要素,挖掘当地的资源优势,逐步形成"输出劳务——积累生产要素——返乡创业"的新发展路径。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萌动与乡村振兴的需求主动有效对接,所办项目有贴近市场的优势,本身就是因地制宜、接地气的招商引资,与"引得多、落地少"的传统招商引资形成鲜明对照。

(三)"城归"创业多是在经济欠发达和不发达地区,解决了中西部地区乡村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问题。不少农民工在大城市、大企业经过磨练,在东中西部产业转移的大潮中,看到了乡村发展的商机,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外转移的契机,从而开启返乡创业的历程。这就把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发展联系起来,带动不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跨越式发展,在广阔乡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产生集聚效应,带动当地快速吸纳东部转移的产业,快速办起先进制造业企业,开发本地资源,使多年来东部地区企业向中西转移有了接盘的支撑点,在产业链条的末梢神经上发力,使多年来推进区域均衡发展、培育不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点的目标看到了现实的希望。

"城归"创办中小企业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一)五类返乡创业企业因地制宜生长

一是承接产业转移型,即依托中西部乡村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就近就业的优势建立的扶贫车间、加工制造企业等在深圳有过打工办厂经历的"手机屏王"周群飞,顺应产业转移的趋势,在湖南浏阳建立蓝思工业园区,吸纳十多万农民工就业,包括汉族、苗族、侗族、回族等多民族的新生代农民工,2020年防疫与复工两不误,又增加1万多农民工就业;在珠三角东莞有过打工办厂经历的"中国鞋王"张华荣,在江西兴建了赣州华坚国际鞋城,特别是吸纳残疾农民工进行"励志就业",高峰时吸纳近万农民工就业,现在又带领经营技术骨干到埃塞俄比亚建立中国华坚工业园区,成为非洲规模最大的制鞋企业;甘谷县腾达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校长张维林从江苏电子工厂打工后返乡创业,运用网络平台,以订单、定岗、定向的形式将用工企业上岗培训与农民工就业紧密对接,打造"扶贫车间",建立了天水劳务400云平台,建立务工人员信息采集网点 400多个,建立了务工者个人信息数据库,实现了用工企业与务工者精准对接、精准就业。

二是乡村综合开发型,即依托自然生态和人文 体验的乡村观光旅游、休闲农业、农家乐、特色农产品种植和采摘形成一定规模的发展等。湖南长沙"雁归"企业家柳中辉,统筹家乡 山水田林路,地权变股权、土地资源变土地资本,将有机农业、乡村旅游、现代教育、乡土人才乃至康养结合等,都嵌入特色生态小镇建设,开创了城郊融合型"浔龙河模式",带动浔龙河村民实现了贫困村到富裕村的转型,创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道路。

图为:搜了集团因地制宜开发的部分一县一品产品

三是农副产品加工型,即依托乡村农牧特色资源搞农产品开发性生产、销售和精深加工。重庆真艾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平大学毕业之后从事室内设计工作 16年,于 2017年返回家乡重庆市铜梁区少云镇创立重庆真艾农业有限公司,致力于艾草的种植、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已经建成中国西南地区种植规模、加工规模、销售规模三项第一的艾草产业基地。公司采取"公司+村集体+基地+农户"的模式,引导广大种植户共同参与艾草种植项目,通过项目的引导辐射作用,可带动周边村镇农户 3580余户,带动农户增收1080 万元,实现户均增长 3000 余元。搜了集团董事长唐华,深度开发海南名产白胡椒药食同用和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的"中国南方第一牛"四川蜀宣花牛,借助红色旅游名地华鉴山开发矿泉水,打造了低钠弱碱性、水中软黄金的搜了宝矿泉品牌,成为支撑乡村振兴的地域产业振兴新品牌。

图为:搜了集团因地制宜开发的部分一县一品产品

四是矿产资源开发型,即依托矿产等其他自然禀赋的开发。吉林省通化县石湖镇的姜英良在通过承包公交线路挣到第一桶金之后,投入到木材行业,经历了从木材供应商到开办属于自己的木材加工厂,形成了一套从资源到采伐作业到运输再到加工的完整体系,之后又进入矿产行业,通过不懈努力开采出了世界储量最大的橄榄石矿山。

五是农村电商发展型,即依托互联网营销,兴办淘宝网店、直播带货、技能、旅游和农家生活短视频等。四川省大凉山集中连片贫困山区的会理县,也是中外闻名的"石榴之乡"。"城归"李春明办起石榴电商平台,使石榴占到全国跨区销售的70%,石榴电商将科技种植、采摘运输、快递包装形成现代物流的产业,前来参观的人也带动了住宿餐饮等服务行业渐成规模,可以说一业兴旺,多元发展。石榴远销北京、哈尔滨、广州、深圳、杭州、上海等地,并出口东南亚各国以及俄罗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根据阿里集团的数据,2020年全国共发现5425个淘宝村、1756个淘宝镇,这些淘宝村和淘宝镇的网店实现交易额1万亿元。2019年,抖音为不少小而美的

乡村带来了更大的舞台,抖音平台上乡村文旅短视频内容投稿量超过了 2963万,总播放量超过了 805 亿。

(二)"城归"创业的基本特点

一是创业成本较低、发展较快。有抱负的农民工在东部发达地区历练后,不满足于始终为别人打工,渴望自己创办企业,并且有着深厚的乡土观念和"根"文化,熟悉家乡的资源情况、人际关系和投资环境,也掌握了家乡内外的市场信息,对农村电商的认知和运用较好,把握返乡创业的机会较多。创业地点多选择在家乡县城和中心街镇等交通便捷的地方,众多的本土优势、个人创业的能动优势和进城换来的后发优势组合起来,在乡村振兴优惠政策扶持下,使创业成本较低。据调查,创业成本一般比在发达地区低 20%-30%

二是小微企业起步,经营灵活。农民工返乡创办的企业初始投资不多,少的数十万元,多的上百万元,较少有上千万元的。创办者投入的资金有限,主要是个人储蓄、不动产抵押或个人信用担保贷款,也有合伙兴办。因此创办的企业通常都是小微企业起步。"城归"创业项目既有对东部产业链的延续和承接,也有就地发展专、精、新、特加工业,经营领域朝着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不断发展

三是兴办创业园区,发挥聚集效应。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投入持续增加,电力、交通、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得到快速改观,出现了不少利于发展的"经济洼地"和"沙漠绿洲。不少地方的工业园区、创业园区集成优惠政策,得到脱贫攻坚的"真金白银"的支持。基础设施改善和营商环境的优化,正在吸引越来越多"城归"返乡创业,发挥着力打造创业园区(基地)的力量。

谢谢大家!


罗云光

身份标签

中央党校中央和国家机关分校党委委员、副校长

专家观点

合理利用水资源 创新开发乡村产业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今天上午这个大会的主题非常好,这么多的领导、这么多的嘉宾都作了很好的主旨发言,很有见解,听完了之后很受启发,很受鼓舞。在此,我也借此机会,就乡村振兴水资源利用保护做一个交流分享。

水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物质,说它熟悉是因为我们每天都需要水,说它陌生因为我们对水以及水的性质了解得不够多。水是自然资源,水更是生命资源,人体的 50% 到 70%都是水分,所以水的质量关乎人的生命质量。

按照水的地理位置来划分,水可以划分为地表水、地下水。地表水主要有河流、湖泊、沼泽、冰川等,地表水与地下水相比较,地表水矿物质含量低,水的硬度随之也较低,地表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污染,浑浊度较高,细菌含量高。

按照水质特点划分,水可分为纯净水、自来水和天然水。纯净水不含矿物质,是干净水,但不是健康水。自来水大多来自江河水、湖水,矿物质含量低。山泉水和地下水,属于天然水,天然水矿物质含量高。只有锶、偏硅酸等界限指标达到国家标准的天然水,才是天然矿泉水。天然弱碱性而钠离子含量低的天然矿泉水,被誉为"水中软黄金",是水中上之上品。

对于天然矿泉水国家有专门的标准,代号GB8537,规定有符合七种元素都定为天然矿泉水,有这样一项或者一项符合的都叫天然矿泉水,我国天然矿泉水主要偏硅酸矿泉水,比如说属于 5100 的昆仑山矿泉水;还有偏硅酸的矿泉水,比如说百岁山恒大冰泉。天然矿泉水在我国很稀少,与煤矿金矿一样同样属于地质矿产,开发利用都需要申请审批。

天然矿泉水国家有专门的检验标准,包括对天然矿泉水生产的标准。为了防止二次污染,对天然矿泉水的生产也做了特别规定,不允许异地灌装,所以天然矿泉水厂家都在水源附近不在城市区,比如说5100最初含义就是海拔5100米的高度生产灌装,后来考虑成本原因把水引到山底下生产,矿泉水的生产、检验比我们日常生活用水都要严格很多。为什么说天然矿泉水是最好的水,因为天然矿泉水是地下未受污染的矿泉水,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比如微量元素钙可以促进牙齿生长发育、偏硅酸对人体的心脑血管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还有一些矿物质都是游离状态,特别有利于人的消化吸收和代谢,这个就是矿泉水与普通的江湖水、湖泊水、自来水最大的区别。

为什么说儿童和老人妇女喝矿泉水是最佳的选择?因为儿童正处在生长智力发育阶段,新陈代谢旺盛喝矿泉水可以很好的补充矿物质跟微量元素,避免营养失衡影响健康老人体弱活动少、饭量小,吃饭补充的维生素、微量元素不大,喝矿泉水可以做到很好的补充,孕妇负担重营养需要量大矿泉水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有助于胎儿的发育和母亲的健康,可以促进良好的新陈代谢。

婴儿奶品用温热的矿泉水冲饮,不但能够增强食欲增加养分而且安全洁净,矿泉水适合温热饮用,加热超过 70度就容易破坏矿泉水的营养成分,所以我们喝矿泉水也要讲究正确的喝法,加热饮用温度不宜超过70度。为什么纯净水不宜长期饮用? 因为纯净水多为自来水过滤而来,纯净水是干净的水,但它不是健康的水。为什么呢?纯净水是很纯的水进入人体之后,在人体它要达到一种平衡,纯净水当中没有矿物质,到达人体之后达到平衡就有了钙,进来的时候是纯水,出去的时候就把钙带走了,长时间饮用造成人类的矿物质缺失,造成免疫力下降容易诱发疾病。

既然纯净水不好,为什么我们还要生产纯净水?在国外纯净水是用于工业和医疗,不允许作为饮用水使用。但是在我们国家还是允许的,因为我们国家水污染的程度比较高,而且纯净水少饮一次两次可以,长期饮用是不可以的,因为纯净水一般偏酸性,如果一旦把水中的矿物质过滤掉,水偏酸性 PH值将达到6.3,我们国家饮用水的标准6.5 到8.5,所以过去有一句广告语"农夫山泉有点甜",这个广告词很好,但是农夫山泉公司不用了,因为纯净水也是甜,PH 值小于6.5都是有一点甜的,而且 PH值低于6.5的水不符合我们国家的饮用水标准,但搜了宝这款矿泉水有低钠弱碱性的特点,定位高端,立足"把有限的好水奉献给无限的健康"的品牌初心。这个理念非常好,方向是正确的。这种水是稀缺资源,有网友预言我们现在为石油而战,将来就要为饮用水而战。我国是缺水的国家,我国的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北方缺水南方不缺水,但是南方北方都缺饮用水,而且缺天然矿泉水这种高端水,我们南水北调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而且我们都已经尝到了甜头。

图为∶ 四川渠县一县一品——搜了宝·华鉴山矿泉水

我们国家有专门的节水标志,是由一双手跟地球两个元素组成,绿色圆形代表地球,象征着节水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这个标志中的留白像一只手托着一滴水,这个手型就是节水汉语的拼音,这个寓意就是节水,水又像一个河流,象征着滴水汇成江河,倡导我们养成节水的习惯和美德。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指明了发展的方向,总书记的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思想论述为我们做好生态保护、发展生态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这个重要思想,把我们水资源利用好、保护好。

今天利用这个简短的时间与大家做一个交流分享,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徐根初

身份标签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将

专家观点

乡村振兴是人类历史上的又一伟大壮举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作为一个老军人参加今天的研讨会很高兴。第一,"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这次会议的主题非常好。我来自农村,对农村虽然已经离开了六十年,但感情不断。看到研究农村农民的问题特别高兴。第二,大家都知道,我国的广大农村进行着一场最为宏大创新实践,这就是"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由此我想起了,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从农村到城市,探索了用武装斗争夺取革命胜利的创新,现在习近平主席正在率领中国共产党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我想这将是人类历史上又一个伟大创举。第三,我们现在共同富裕最大的难点还在农村,所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我老家所在的村是乡村振兴的示范村,这些年乡村振兴的落实,使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回去以后,有新鲜感、安全感、幸福感。所以我想,我们正在开展的推进乡村振兴,全面促进共同富裕,必将对我国的农村,对我国的共同富裕产生伟大历史性的影响。

最后,我们的组委会以这样的一个主题,在疫情防控的情况下如期举办,而且今天出席了这么多高级别的重要部委领导,而且很多都是老领导农业专家,我想这是具有时代的意义和现实的意义。

所以,我在这里以一个老军人的身份,衷心祝愿我们的会议圆满成功,并能够产生一批丰硕的成果落地生根,促进我们乡村振兴共同富裕。

图为 ∶ 徐根初院长在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线上论坛讲话

我这里谈一点乡村振兴的小小感受,我想乡村振兴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很重要的就是要使乡村美。现在城乡 差距很大的问题在于环境问题,所以如何把我们的乡村建成一个美丽的乡村至关重要。这些年乡村环境变好了,就留下了人才、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我老家所在的村是乡村振兴的示范村,吸引了人才,大家认为乡村是农民的家,家里这么好我们为什么不能安心在家就业呢?所以,我想美丽乡村是乡村振兴的依托,通过我们若干年的建设以后,农村一定会更美,更能吸引人才实现共同富裕。

谢谢大家!


郑新立

身份标签

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

专家观点

构建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动力支持

大家上午好!今天的会议以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作为主题,讨论如何把乡村振兴培育为新的投资热点和经济增长点,不仅对今年缓解需求收缩、经济下行压力非常及时,而且对于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以至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早在 2015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发表了一个重要讲话,题目是"如何建立城乡 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习总书记的讲话提出了要努力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和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这"五个化"总体上讲的是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问题,既指出了城乡差距拉大的症结所在,又明确了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和途径。我们应当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去年我国人均GDP 已经达到 1.25 万亿美元,接近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停留在 2.5:1。日本、韩国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历史过程中,城乡居民收入始终是协调的,韩国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到现在的整个工业化过程中,城乡居民收入始终保持在 1:0.9 左右。如果说我们过去为了加快工业化,需要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一些还情有可原,那么到现在差距仍然很大,就是一个突出的结构性问题。因为我们已经完全有条件和能力通过建立一个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特别是形成一个有利于城乡融合发展的市场机制,来加快农业农村的发展。

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的根本原因,在于长期以来我们实行的这一套处理城乡关系的制度,基本上是沿袭新中国成立以后前三十年计划体制下形成的体制和政策,即有利于各类要素从农村流向城市,突出地表现在劳动力、资本、土地三大要素以低于市场价值的价格源源不断流向城市,支持了城市的繁荣,设置在城乡之间的政策壁垒又阻碍了各类要素进入农村,制约了农业农村的发展。

这样一套城乡分割、向城市倾斜的体制和政策,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与建立全国城乡统一大市场的要求格格不入。面对乡村振兴的艰巨任务已经很不适应了。我们要在充分发挥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同时,通过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新体制,构建一个有利于乡村振兴的市场机制,来促进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

今年3月25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作出了重要部署,提出要"健全城乡统一的土地和劳动力市场。统筹增量建设用地与存量建设用地,实行统一规划,强化统一管理。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补充耕地指标跨区域交易机制。完善全国统一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和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

这些具体要求是2019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的细化和发展。2019 年的文件提出了"三个允许入市"∶一是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二是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就地入市和异地调节入市;三是允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把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和农民自愿有偿退出的宅基地转变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前后两个文件,明确提出了要建立一个包括土地市场在内的城乡统一的全要素市场,这是建立城乡融合发展新体制的突破口,如能全面落实,将能形成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机制。

为什么这么说?现在我们的城市建设用地实际上是纳入财政管理,形成了土地财政。2020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收入8.4万亿元,2021年达到了8.6万亿元。我们现在第一产业增加值一年不过7万多亿元,政府土地出让金的收入超过了第一产业增加值。政府土地出让金收入本质上是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价值的转移。通过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的改革,逐步把土地出让金收入转变为乡村振兴的资金来源,乡村振兴就有了强大的市场机制。这步棋一走活,全盘皆活。

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不但不会侵占18 亿亩耕地红线,反而会增加耕地。通过对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整理和市场化,可以提高农村建设用地的利用率,既可满足城市新增建设用地的需要,又能增加耕地。所有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耕地都是增加的,而不是减少的,中国也必然遵循这个规律。现在全国城乡建设用地共约 22 万平方公里,

图为∶ 郑新立主任在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线上论坛讲话

其中包括建制镇在内的城镇建成区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乡村建设用地约 17 万平方公里,平均每个农村人口占用的建设用地是城市人口的三倍多。农村有大量土地资源闲置,通过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实现城乡市场之间要素的等价交换,可逐步把土地财政转变为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资本,以土地资本吸引产业资本进入,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农村面貌就能迅速改变,农业将成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农民收入就能迅速增加,习总书记提出的"五个化"的目标就能很快得以实现。几亿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必将显著扩大国内市场消费需求,加上对农业农村投资的增加,将成为缓解经济下行压力的有效举措。农业农村的快速现代化,必将成为未来十几年支撑国民经济较快增长的主要动力,为2035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如何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制度改革?农村零星的建设用地资源如何转变为集中连片的城乡建设用地和耕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第一批14个宅基地改革试点县提供了宝贵经验,这就是以县为单位统一规划、统一进行,坚持农民自愿有偿原则。《人民日报》曾先后长篇报道了安徽金寨县和福建晋江市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经验,题目分别叫做《“沉睡”的资源这样被唤醒》和《沉睡的资本,这样被激活》。晋江农民商品意识比较强,他们把腾退出来的建设用地指标作为

图为∶ 郑新立主任在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线上论坛讲话

资本,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实现土地资本与产业资本结合,就地发展农产品加工营销业、文化旅游业、健康养老业等,农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获得了长期稳定的财产性收入。

目前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差距为11∶1,成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通过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大幅提高,同城里人一样,也能分享到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不动产增值带来的财富效应,有利于实现城乡居民财产权益的平等。所以,应当把建立城乡统一土地市场的改革作为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在统一部署下稳慎推进。

以农村土地资本吸引巨量产业资本进入,把钱投到哪里?应当从具体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市场和企业对投资项目优选中的作用。我认为至少可形成五个投资热点和经济增长点∶

(一)投资农产品加工营销和康养旅游。

中国社科院农经所有一个研究员叫党国英,他总结发达国家经验,农产品加工营销所增加的价值,一般为初级产品价值的十倍以上。如果我们把农产品加工营销放在特色小镇、县城或农村,生产出可直接进入超市的小包装产品,打造出有机、绿色、无公害的品牌,全面推行质量标识制度和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农民就不仅可获得种植养殖业的收入,还能获得加工营销物流业的收入,增收的渠道就迅速扩大。

(二)继续把畜牧养殖业作为投资重点。

去年我国进口牛肉 233万吨,花了125亿美元,每斤牛肉现在卖到了60元以上。我们通过发展养牛业,实行秸秆过腹还田,可顶替进口,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发达国家畜牧养殖业和种植业在农业增加值中的比重,一般为 7∶3。2020 年我国畜牧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仅为38%。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类蛋白的需求不断增加,畜牧养殖业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在一定时期内仍然是农业的投资热点和增长点。

(三)把扩大油料饲料生产作为投资重点。

2020年我国进口大豆超过1亿吨,去年进口9650万吨。大力发展油料饲料生产,实现以产顶进,是农业发展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经过试验研究,利用沙地种植油莎豆,不占用耕地,可以满足国内对油料饲料不断增长的需求。油莎豆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从国外引进的油料品种,适应能力强,油的品质好,豆粕可以做饲料。据调查,仅内蒙就有7亿亩非耕地即沙土地,适宜种植油莎豆。而只要把油莎豆的种植面积扩大到3亿亩,其产量就足以全部替代进口大豆。在新疆、宁夏等地,也有大量的非耕地适宜种植。在新疆和田,由建设兵团种植的一万多亩油莎豆是全国连片种植面积最大的。应当像当年鼓励新疆扩种棉花那样,初期给予财政补贴,完善种植加工成套设备,强化市场营销,一年接着一年干,把油莎豆种植加工尽快搞成一个大产业。

(四)发展深海大型智能网箱养殖。

现在每年大量进口高档水产品,从挪威进口的三文鱼都是用网箱在海上养殖的,其网箱又是由中船重工青岛造船厂制造的。深水网箱的容量达1500立方米以上,可抗12级以上台风,单箱养殖量可达万吨以上。最近由清华大学海洋工程研究院承担的深海网箱研究课题,在吸收国内外网箱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研发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智能网箱——多边链浮式柔性大型深水网箱,在苗种繁育、深海养殖、捕捞加工和自动控制四大重点领域实现了突破,在网箱生产效率 、操作自动化、使用年限和抗风浪能力等方面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解决了制约我国养殖渔业发展的技术难题,具备在深远海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条件。应充分利用我国380万平方公里领海,大力发展耕海牧渔,建设蓝色粮仓,为中国人民提供大量优质鱼类蛋白。假设在南海主要养金枪鱼、石斑鱼,在东海养大黄鱼,在黄海、渤海养三文鱼,可打造一个万亿元以上的新兴产业。

(五)把大型智能农机具研发制造推广作为投资重点。

我国农机制造水平比较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缺乏大功率、智能化、多品种的农机,大型农机具仍然依赖进口。德国的拖拉机一般都是 500匹马力,我们只能做到 200多匹马力,特别是大型拖拉机变速箱制造技术仍然是一个瓶颈。

图为∶ 郑新立主任在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线上论坛讲话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国内农机制造水平,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当务之急。在平原和浅丘陵地区,推广大型智能化农机,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要继续加大财政对农机研发、制造、推广的扶持力度,提高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水平,提高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继续推动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通过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业工作环境,使农民成为一个体面的能吸引高素质劳动力的职业。

谢谢大家!


张玉香

身份标签

农业部原党组成员/总经济师、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会长

专家观点

加强农产品产销对接 构建双循环经济发展格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举办 2022乡村振兴共同富裕论坛,意义重大,主题鲜明,恰逢其时。首先我对会议顺利的举办表示祝贺。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和重要意义我们的认识不断深化,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当前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我国乡村振兴工作已经迈入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 村振兴有效衔接新的阶段,并且提出实现促进共同富裕的更高目标。总书记指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要看到不管是以前的脱贫攻坚,还是现代跟今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要支持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不断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这个离不开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升农业产业链发展水平,特别是加强农产品产销对接,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农民富裕。

我们今天探讨乡村产业振兴共同富裕有效路径方法,各位领导的发言很精彩,我想就围绕"强化农产品产销对接,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共同富裕"这个方面谈一点个人的体会和认识。

因为这个方面大家也都一直在研究,国务院参事室作为重要课题进行过多次调研,包括产销对接在农业产业发展当中是一个什么地位作用,以及乡村振兴到底应该怎么搞等问题。所以这个里面我想第一个跟大家汇报交流一下,新时期强化农产品产销对接,对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来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指出产业扶贫要在扶持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方面拿出管用措施。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产业发展、产销对接是关键,这是我们从实践当中认识到的。

图为∶ 张玉香会长在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线上论坛讲话

 一、强化对农产品产销对接这个方面的认识,统一思想强化举措。

(一) 强化农产品的产销对接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针对我们的国情,在小市场面对大市场时,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曾多次提出要加强产销对接,实现农民增效和农民增收,今年的一号文件也明确提出,要巩固提升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推动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对接关系。从今年的实践来看,推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促进农产品走向市场实现价值,强化产销对接是多年来推动脱贫成功的一个重要经验,也是推动脱贫攻坚成果从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 强化农产品产销对接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因为我们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农产品市场循环畅通是国内国际大循环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形成双循环发展的格局应有之意。在这个方面我们强化产销对接,包括提高供应供给效率,畅通农产品的供需大循环,把国内循环搞好了,就可以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从而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这也是新发展格局赋予的使命。

我们最近发布了一个《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里面提出努力形成供需互促产销,高效畅通国内大循环,扩大农产品市场容量,不断培育强大国内市场,保持增强对于全球企业和资源的强大吸引力,这是在农业领域建设起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目标和要求。

(三) 强化农产品产销对接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我们以市场为导向,推动农产品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包括我们的搜了集团唐华先生也讲了,现在产销对接推动高质量发展非常重要。因为现在一方面,一些包括过去脱贫地区,他们的产品自然生态保存相对完好,一些优质产品出不来,搞好产销、对接优质产品,可以走到全国甚至走向国际,特别是以市场为导向,有利于我们走优质化、品牌化的绿色发展道路,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是我的一个体会。

图为∶张玉香会长、唐华董事长在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线上论坛会议现场合影

二、清楚认识农产品产销对接面临新形势、新问题、新机遇。

(一)总体来看产销对接还是很严峻的形势 。

1.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非常突出,大国小农仍是我们的农业基本面,现在我们消费市场集聚趋势越来越明显,但是这里生产的分散性与消费集中性的矛盾,是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农产品流通的面临主要问题;

2.一些地区农产品标准化组织化程度低,还有一些产品常常处于"存不住、运不出"的状态等等;

3. 产地市场发育不全;

4.我们扶贫的农产品陆续进入了丰产期、盛产期对于农产品的产销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说庆阳的苹果等等很多品牌产品扶植起来了,怎么样卖得出去卖一个好价钱对于价格销售压力很大,实现丰产又丰收这个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图为∶ 张玉香会长在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线上论坛讲话

(二)我们要看到强化农产品产销对接面临新机遇。

1.我们现在培育与生产力水平消费趋势相适应的产销对接体系,我们的数字经济发展为农产品产销对接提供了新动能,我们的社区团购、电商直播新流通模式为农产品产销对接拓宽渠道,信息技术、冷链物流等技术应用为提升农产品产销对接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这里几个重点政策红利为强化农产品产销对接带来了新氛围,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前面推进乡村振兴产销两端国家支持,特别是三产融合深入发展。

2. 农产品大流通新格局更加成熟,为汽化农产品产销对接带来了新的环境。随着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发展,大流通格局为农产品产销对接提供了现实基础。

3. 消费结构升级为农产品产销对接带来了新的机遇,新的消费模式层出不穷,消费需求多元化发展,新消费群体快速增长。

4. 国际贸易竞争加剧为强化农产品产销对接提出新要求。

三、强化农产品产销对接要紧抓几个着力点,现在强化农产品产销对接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内容。

这个方面做好产销对接这篇大文章,对于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意义十分重要,总的来看新时期强化产销对接要着重做好几个方面。

(一)提质增效促进产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方面下功夫。

1.在提升农产品的源头质量上下功夫。我们现在源头质量主要是提高质量安全水平,这个方面产销对接你得有好的产品,适销对路的产品,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标准化。

2.加快农产品的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

3.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厚三产,以产销对接推进三产融合这是非常重要的抓手。

4.大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这个合格证制度的实施是我们农产品质量安全现代化管理当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标志,这个质量安全合格证制度现在全国推行,第一是产地推行,第二是销地推行,我们马上推行产地准出、市场准入的全程追溯制度,产品质量合格证非常重要。现在全国正在深入推进一号文件的要求。

(二) 构筑平台在健全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上下功夫强化市场导向。这个市场导向我们已经建立起来了,以批发市场为中心、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为先导的现代流通体系,这个流通体系在我们市场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了从基础性 到决定性的作用。

未来我们要大力建设这五个方面∶

1.充分发挥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农产品市场流通主渠道的作用,这也是实践当中必须发挥的。我们线上线下地结合、融合贯通发挥主渠道的作用,同时要积极构建优质优价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导向作用。

2.要以数字化升级现代化流通方式,通过数字化变革和智慧化经营,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3.要积极探索新型流通方式。我们现在推进生产者与市场流通各主体直接对接直销直供网点、新零售、智能终端配送等等现在都在探索。

4.要在谋划建立农产品产销对接长效机制上面下功夫。长效机制我们提倡共建共创生产基地,共享共赢市场利益。现在就是这样做的,很多市场经销商建立万名经销商大平台,市场经销商就是产地直接来的,可以到产地去共建生产基地。在这个方面还有很多包括通过订单、农业股权投资等探索一些方式,大力实施消费帮扶还有创新产销对接工作方式等,现在主要是要集聚各类要素通过产地与销地相衔接,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现货市场与无形市场相配套,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呼应,引导推动生产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提升消费的安全性 、健康性 、稳定性,同时积极推动农产品上行,我们现在的电商农产品上行很重要,推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

5.要发挥政府、市场两只手作用,发布品牌农产品相关信息,以品牌引导产销对接,在对接当中培育品牌,在培育品牌当中开展对接;以实施农业品牌目录制度为抓手,加快构建统一有序多层连接品牌体系。

这里面还有一点就是讲好中国品牌故事,中国品牌故事非常重要,实际上我们中国品牌故事精彩且内容唯美,目前各地都在讲,而且讲得有声有色,比如"四个苹果"、"六个核桃"、"西湖龙井"等品牌故事。每个品牌都将农耕文明和现代科技结合的非常精彩,把我们中华农耕文明的精髓讲出来了,传播到了全国各地、世界各地,让大家知道我们的产品有多好,在国际上也有得一拼,我们有品牌故事还有品牌索引 等,这个方面各地做得很好。

最后,在强化服务、完善农业市场信息方面下功夫。我跟大家汇报这些,主要是工作当中的一点体会。谢谢大家!

图为∶发布会上领导们共同为新书揭幕



侯云春

身份标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会长

专家观点

乡村产业振兴重在推进绿色化数字化

这次论坛暨研讨会的主题是“聚焦产业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我就此简要谈点看法:乡村产业振兴重在推进绿色化和数字化。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两大十分明显的趋势:一个是绿色化或低碳化、零碳化,另一个是数字化或智慧化、智能化。在政治和安全方面,也有两件大事:一件是世纪疫情,另一件是俄乌冲突。看似它们互不相干,其实有着很强的相关性,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俄乌冲突致美西方借口对俄极限制裁,欧洲国家限制乃至声称停止俄石油、天然气进口而引发能源危机,一贯主张低碳、零碳和力压发展中国家减排的法德等国,一方面重启核电、火电以缓解供电危机,绿色化可能受阻,对我国压力可能减轻;另一方面加大新能源投资,对我国企业输欧风电光电装机、组件需求增加,为我国扩大出口提供机遇。减排降碳于我国、于世界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十分重要,我们必须按照中央的部署,坚定不移积极稳步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和零碳经济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世纪疫情让人们更加真切、更加迫切地认识到、体会到数字化在防控疫情、稳定和发展经济、保障和方便人们生活中的巨大作用。从经济层面来说,数字化正由数字产业化和“互联网+”,转向产业数字化和“+互联网”,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成为数字经济的主战场。如何在数字化、智能化的全球赛道上胜出,这对我们来说既是严峻的挑战,又是难得的换道超车的机遇。

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是产业振兴。乡村产业首推第一产业,一产中首先是粮食生产。我们国家在自然灾害频发、新冠疫情肆虐的情况下,经济社会保持稳定,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居功至伟。连续十多年粮食产量连丰连增,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里,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生活和改革开放建设各项事业顺利进行。

图为:侯云春主任在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线上论坛讲话

振兴乡村产业,积极推进绿色化,首先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在大家印象中,农业生产本身就是绿色产业,绿色化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这种认识看似没多大问题,其实不然,农业农村中的面源污染是十分严重的。在振兴乡村产业特别是农业中,必须把绿色发展放在重要位置。一要科学施用农药和化肥,努力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保障餐桌的绿色、安全;二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等,提高资源利用率;三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在发展乡村二产中淘汰落后产能,防止污染下乡进村。

图为:乡村报兴与共同富裕线上论坛新书发布揭幕仪式

数字转型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必然趋势和重要路径。我国一二三产业的数字化渗透率也大体是“一二三”,即一产数字化渗透率10%左右,二产20%左右,三产30%多一点。产业数字化的比率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第一产业。数字化的差距很大,潜力也很大。推进乡村产业数字化,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坚定信念。数字转型是各行各业的必答题,而不是可选可不选的自选题。对于企业来说,转型不一定能成功,不转迟早会被淘汰出局。对于产业而言,越是传统产业,越有必要采用数字技术改造提升,越应该成为数字产业化服务于产业数字化,实现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

推进乡村产业数字化,一是互联网企业、平台公司积极提供服务。我担任会长的中国企业评价协会曾对互联网公益模式做过一次调研,发现互联网公益服务无论在服务乡村产业振兴,还是在服务乡村社会发展方面都大有可为。公益模式难能可贵,值得提倡。数字化有偿服务也应当大力发展,建立在等价交换、互惠互利基础上的服务与合作,基础更稳固,更有生命力。

二是有针对性地对乡村产业的产供销等各个环节进行数字化改造,为乡村产业数字赋能。如建设作物种植等各类数据库,建立作物长势、土壤肥力等监测系统,利用全球卫星定位技术,采集苗情、病虫害信息等,提高农业数字化水平。

三是加强人才培养,特别是培养乡村数字能人,让既熟悉乡村产业又掌握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脱颖而出。在为乡村数字人才提供用武之地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和提升乡村产业从业人员的数字技能。与生产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强劳动监督,使初次分配适当向劳动者倾斜,生产后利用税收进行再分配,缩小收入差距,加强生产前对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知识水平和就业技能,使之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是乡村产业振兴促共富的根本之道。

 


张天佐

身份标签

农业农村部总畜牧师、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司长

专家观点

立足国情农情,浅谈推进乡村产业的发展

各位尊敬的老领导同志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论坛,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实现共同富裕产业振兴、产业兴旺我认为是基础、是关键,我们在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就是要会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我们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结合国情和农情,从推进乡村产业的发展角度,我谈两个观点。第一个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第二个是发展乡村特色产业问题。

一、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当中,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首要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粮食生产和一些重要农产品的生产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1.3亿斤以上,农业的持续发展特别是粮食生产的稳定,为我国应对世界疫情和百年变局起到了压舱石的重要作用。

在看到发展成就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挑战来看,还有一系列的挑战。一方面,我国人口数量的增加,城镇化人口比例上升,工业用途的拓展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在同步,未来我国粮食的需求将继续呈现刚性增长的态势等。另一方面,我国资源

环境的约束日益趋紧、耕地后备力量严重不足、水土资源匹配性不好,成为我国的突出短板。我国农业生产已经进入高成本的阶段,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雇工成本持续上升、土地租赁价格高位徘徊,粮食生产效益难以提高,这些严重影响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同时,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农业兼业化、副业化比较普遍,种粮费事没有效益导致一些地区粗放种植的现象还是不少,极端天气增多,农业气象灾害跟病虫害呈现多发重发频发的态势,气象灾害和生物灾害发生的不确定性对粮食安全带来重要的挑战。

图为:张天佐司长、唐华董事长在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线上论坛会议现场合影

世界局势也在发生重大的变化,世界经济一体化出现了倒退,受地缘政治和乌克兰危机的影响,农产品国际贸易风险极大。受这样一些因素的影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形式十分严峻而且任重道远,因此我们要把解决好粮食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在具体的工作当中,必须确立立足保障国内供给的基本思路,必须加快提升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构建现代农业、进一步完善支持保护政策,只有农民种粮有效益,国家粮食安全才有保障。

二、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前提下,发展乡村产业要关注三个问题。

(一)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乡村产业。

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是关键,现阶段发展乡村产业,面临着市场供求格局和消费需求与改革开放初期的短缺时代完全不同。那个时候什么都缺,只要闷头发展产业,生产出来产品就可以卖得出去,而且可以卖出去一个合适的价格。现在不同了,从1998年到2000年我们主要的农产品已经实现了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格局,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现在不少的农产品总量还有人均占有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而且出现了一些大陆货的产品经常价贱卖难的现象。这种背景下如果各地不认真地分析市场需求,而是按照惯性的思维盲目发展乡村产业,可能就会形成各地的行为趋同导致的结构类同,这就出现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发展乡村振兴产业,市场供求格局的变化是最大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发展乡村产业一定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这种趋势,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我们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人文优势,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的乡村产业,而不是盲目发展。

图为: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线上论坛会议现场

(二)要尊重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我认为一个产业的发展,它有它自身的规律,简单的来说,就是从产品到产业再到产业集群,当一个地方某些产品的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产品的专业化、规模化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围绕着这个产品的相应的一些配套的产业才能跟进,你比如说配套的分级、包装、储藏、营销、流通、加工,乃至整个产业链上面的金融保险期货这些领域和环节才具备了商业模式,才有可能跟进。

如果我们一个地方的产品规模很小,不值得去做品牌,相应的一些产业环节不可能跟进,因为他不具备商业模式。所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情况下,我们各地发展乡村产业,我认为就应该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乃至一县一业的思路发展特色产业,把地方的优质特色产品做大做强,做出品牌,最后做成产业。

比如说我们刚刚唐华先生的搜了集团,我们在四川打造牛产业,按照一县一牛、一县一业的思路打造,我们海南发展胡椒产业这个也是一县一业、一区一业的思路打造,比如说我们陕北的苹果,如果我们十多年前种植面积几万亩几十万亩的时候不可能形成大的产业,我们现在陕北地区为核心,陕甘宁这个区域苹果面积达到一千万亩,相应的产业要素就会向这个地方聚集,这个地方形成了以苹果生产为核心,围绕着苹果、物流、加工、销售、期货、金融保险乃至电商全产业链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大的产业,这个产业聚集到一定程度形成了产业大的集群,所以一些成功的地方研究它的路径基本上都是从产品做到产业、做到产业集群,但产品必须达到一定的专业化、规模化的水平才有产业诞生的可能性。

图为:海南胡椒产业基地

我们的赣南脐橙,寿光蔬菜,陕西的猕猴桃,还有遵义的辣椒等等,数不胜数一县一业甚至一个地区一业例子很多,这个给我们的启示发展特色产业一定专业化规模化的思路打造,农业领域是这样,工业领域也是一样,我们的百强县,实际上占全国2%的土地,6.4%的人口创造了县域38.5%的GDP,这些百强县最大的特点就是以专业化、规模化的方式发展一县一业。比如说湖南的邵东生产了全世界70%以上的打火机,河南许昌县供应了全球一半的假发,山东的宁晋县生产了70%的国内市场商用健身器材,包括浙江的一些县,实际上很多县都是走专业化规模化的路子,很多产品在全国市场份额都很高。

这是我想谈的第二个观点,尊重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要把特色产品做大做强做成产业。

我再说一点,实际上我们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农业生产经营小而全自给自足的时间和传统的模式根深蒂固,小到一个农户,大到一个行政区域,现在基本上还是小而全自给自足的一种生产方式。都在追求五业并举六畜兴旺,小到一个农户种粮种菜还要养猪,大到一个县也是这样,样样都在搞,样样不成规模,这个是传统的封闭社会小农生产模式,因为那个时代我们社会比较封闭交通不发达,农产品的商品率不高,什么都要种、什么都要养。

现代化的农业是专业化、规模化的农业,根据你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生产最适合你的产品,其他的产品可能是全球供应给你。所以我们发展乡村产业的过程当中,首先要转变观念,要确立发展现代产业的一个基本思路,其次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集中政府的资源引导和推动当地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做大做强。第三,创新发展机制,采取“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基地+农户”等有效的组织形式,还有契约式、股份式分红式利益联系机制,带动小农户发展产业,让小农户共享产业发展壮大的成果。

(三)注重提升产业附加值。

重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个是横向注重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挖掘多元价值。农业除了产品的生产功能以外,它本身就具有生态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参与体验等功能。

从生态来看,农业本身就是一个生态产品的重要供给者,种水稻实际上就是天然的一片湿地,我们的绿色植被释放的就是氧气吸进的二氧化碳,农业本身就有生态功能,这是它的本原功能。

图为:张天佐司长在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线上论坛讲话

从文化来看,农业千百年来传承着一种文化,很多的农业生产模式,蕴含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像新疆的沙漠上,通过这个方式带来了一片绿洲、梯田,在那些地方人类生存怎么样利用好自然、改造好自然这个梯田模式保障了当地人的生存。我们南方很多鱼塘,水位比较高的地方,把土挖上来垫到路基上面,路基种桑树养蚕池塘里面养鱼,新华的油菜也是这种模式,实际上有很多天人合一的思想蕴含在这个里面。

当然旅游功能参与体验功能都很多,所以多种功能的开发,能够实现多元的价值,整个提升农业产业的附加值,这是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这是第一个横向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

另一个是纵向延伸产业链条,延长它的产业链、就业链、价值链,把产后的加工物料品牌建设搞好,从卖初级产品向卖加工制品转变,从卖大陆货向卖品牌农产品转变,都能够提升附加值。

谢谢大家!


任玉岭

身份标签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发展首席顾问、第九/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著名经济学家

专家观点

《乡村振兴必须处理好的十大关系》

今天有这么多领导和专家参与讨论乡村振兴关心的问题,我认为十分及时且有必要。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伟大战略,它是全国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更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行动。这里根据我对农村问题的认识和了解,提出如下十大关系,希望在乡村振兴中得到关注和妥处。

一、处理好知与行相统一的关系。

知行统一,这是我们老祖宗的教导。在乡村振兴中,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是因为我们在这方面存在很多教训,如果重蹈历史覆辙,我们的乡村振兴就不可能达到中央的要求和目的。

乡村振兴的伟大意义,应该说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并取得了深刻认知。当然,不能说认识已经足够了,我们仍然需要不断深入学习、不断提高认识。

这里要强调的是“行”的问题。当今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是行动。我记得很清楚,朱镕基总理在十九年前的2003年,所做的最后一次政府工作报告讲,“过去的五年,我们一直是把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的”,胡锦涛总书记2002年出任总书记后,作出的第一个重要指示,就是把“三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仅此加起来“重中之重”就有15年的时光,那为什么到了习主席上任几年后,贫困人口还有9800万,为什么贫困县的帽子还一个没有摘?这就说明,在三农问题上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做到知与行的相统一,口号喊得多,付诸行动少。按习主席的总结,就是“三农问题,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图为:任玉岭委员在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线上论坛讲话

我于2001年即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时,在全国政协常委会有个发言,题目是“农民问题是中国一切问题的大问题”提出了农村问题的要害是“取多予少,只取不予”。后来一号文件表达出要“多予少取,放活”六个字。虽然如此,也因为缺乏应有行动,而致农村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2003年10月,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对经济工作作出了一个决议,我根据自己的了解在全国政协常委会上,提出了四点担心,一是担心解决三农问题的力度不够,二是担心区域差距会继续拉大,三是担心遏制收入差距扩大的措施不力,四是担心干部素质不佳会影响决议的贯彻执行。事实上这些担心在后来的发展中都出现了。

基于这样的一些历史经验,我认为乡村振兴必须要抓好知与行的相统一,要牢记习主席“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指示,坚决改变“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定式思维和惯性路径。

图为:任玉岭委员在江苏考察县域产业发展

二、处理好增加农民收入与改善其他生存环境的关系。

乡村振兴提出了20字的方针,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五句话对振兴乡村都同等重要,并且是相辅相成的,因此都要抓好。但是,以我的体验和认知,对中国多数农村的现实而言,工作重点应放在致富农民和增加农民收入上。一是因为中国农民的收入还很低,同城市的差别比较大,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很不相称。就我所知很多省的老年农民都七八十岁了,国家给的生活费才只有七、八十元。还有统计资料表明中国有50%的家庭,没有银行存款,而且多数是农民,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提高农民生活水准,应是乡村振兴最紧迫的任务。二是,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只有使农民收入增加了,生活富裕了,才有可能和力量促进乡风文明,改善生态环境,社会才能更安定,乡村治理才能更有效。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在乡村振兴中,必须处理好生活富裕与其他十六字的关系,要把增加农民收入摆在第一位。

三、处理好增加农村人气与让农民变市民的关系。

随着时间推移和城乡壁垒的存在,上一代的农民今天已经变老,不少外出青年因在城市不能落户,留下了妻儿在农村,因此农村形成了九九、三八、六一部队,也还有一些智力发育不好的人也多留在农村。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在乡村振兴中,正在号召在外打工和创业成功人士回家乡创业,以解决农村人气不足,特别劳力不足的问题,这是必要的。我也在北京召开的大学生回乡创业大会上讲过话,鼓励一些大学生回家乡创业和发展。

但是,一定不能为了增加农村人气,而看轻了我们的城市化仍严重滞后的问题,及城市化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性。总的看,中国广大农村还需要进一步推进城市化,特别是要促进县城的发展。城市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头脑和心脏。马克思讲,“城市越大搬进去越有利”,恩格斯说“伦敦因为聚集250万人,使每个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00倍”。世界上20个发达国家,他们的农业人口都在5%以下。中国现在农民的劳动生产率只有欧盟的20%,澳大利亚的7%,阿根廷的2%,原因就在城市化率过低,户均土地过少。

就我了解,中国凡是城市发展较好的地区,那里的农村也都更加富裕和文明。为此,我们还要高度重视县城的发展规模,要通过县城的规模化、现代化、工业化,更多吸收当地农民进城,以分流农民、减少农民。与此同时,要允许农村发展产业,创建公司,下决心搞好以工带农、以工补农、以工富农的工作。作为一二线大城市,更要降低门槛,让更多工作于城市几十年的农民工和农村出身的大学毕业生落户城市,并放宽政策、创造条件使他们的妻儿父母向城市迁居。同时国家应鼓励更多农村出身的大学生回乡创业。从正反两方面改变农村人口结构与现代农业发展不匹配的现状,迎接农村知识结构与年龄结构的提升和改变,创造农村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四、处理好龙头企业发展与建立农民入股公司制企业的关系。

八十年代末,依国务委员宋健指示,我们在国外考察引进了一村一品和公司加农户体制。国外的公司加农户体制多是农民为股东的公司制企业。由于农产品的加工、运输、销售的利润一般高出农产品本身10倍左右,为了把这部分利润留给农民,很多国家不允许非农民企业走进农村,农村的龙头企业多是农民入股的公司制企业,有专业性的,综合性的,因为有公司作加工、运输、销售和进行多种经营,所以农民很容易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走向致富的道路。

而我国,公司加农户走的是正大公司让农民帮助养鸡的路子,说的是公司加农户,实际上公司的利润与农民没有任何关系。公司虽能赚很多钱,而农民却很少受益。山东一公司冷冻销售葡萄,出售1公斤10元,收农民的是6角1斤,说是农民可在公司打工,但一年不超过40天。这样的龙头企业利润很诱人,但农民没有份。

因此,乡村振兴要更多组织农民入股的公司制合作组织,在财政、金融和政策大力支持下,让这样的公司挑起农产品加工、运输、销售的大梁,将其效益和收入留给农村和农民。

图为:任玉岭委员在广西农村考察农户

五、处理好国家扶植与农民自力更生的关系。

在乡村振兴中,动员广大百姓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是搞好乡村振兴的根本力量,从长远看,一定要提倡这种精神,更不能在奋斗过程中出现1958年大跃进中出现过的“劳动英雄累得腰痛,二流子懒汉照样吃饭”的不好现象。要有好的政策激励农民为乡村振兴而奋斗。

但是,依照当今的中国农村情况和我们国家的实力,我认为国家扶植乡村振兴这一块一定要加大财政与金融的扶持力度。美国历史经济学家Davisland讲:“有钱才能赚钱”。现在的中国农民在银行有存款的屈指可数。没有本钱,他们很难发展。因此,国家要加大支持力度,一是要加大转移支付并从中提出一些钱给农民,或支持集体兴办企业或开展营销和运输。过去的“重中之重”总见不到效果,就是农民没本钱,什么事也干不成。再就是要给农民政策,应允许他们以承包的土地和居住的房屋做抵押进行贷款。银行应果敢地迈出这一步,为乡村振兴做贡献。

六、处理好引进资金和项目,与防范资本控制的关系。

资本是发展所必需的,但资本主义的运作模式,弄不好会导致社会主义道路被颠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有很多产业被资本所控制,甚至教育都面临被颠覆的危险。中央高瞻远瞩,洞察秋毫,决定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杜绝资本的野蛮生长,这是伟大的英明的。

我们的乡村振兴、三农发展,要引进资金、引进项目,这是必需的,但也必须警惕资本的野蛮生长和资本的恶性控制。现在土地流转有三种情况,一是流到已致富的农民企业家手中,二是流到了城里来的龙头企业,三是流给了外资企业,例如美国一农业控股公司全球90家企业中,中国就占了71家,从事榨油、浓缩蛋白、粮油加工、水稻加工、面粉加工、饲料生产、化肥生产等,他的到来,实行“大鱼吃小鱼”,形成了行业的绝对控制,造成我们不少农村公司倒闭。我们很多农民入股的公司发展不起来就是因为资本的野蛮成长和掌控。为此,我们乡村振兴,绝不能为了局部的受益而忘记了全局,一定要防范资本的掌控。

七、处理好发展农村产业与保粮食生产的关系。

中国户均土地只有日本的29%、韩国的30%,同欧美相比不足其1%。因此,只靠土地种粮,多数农民是富不起来的,农民不能致富,乡村必难振兴。为此,解决中国农村问题,除

了通过城市化分流减少农民外,还要在农村大力发展产业,开辟更多就业门路,提高农民劳动生产率。中国农村富起来的地方大多是产业发展较好的地方,江苏华西村、河南南街村都不例外。但是,发展产业是一定要用场地的,是要占用农田的。改革开放初,我们在广东,说建一个工厂要30亩地,镇长点头就可以了。还有一次在顺德要毁掉几十亩稻田养鳗鱼,也是镇长一句话。但后来,内地的市长都没有这样的权力了。进入新世纪后,我在四川凉山州考察,一位州长讲,我们要用几亩地也要省里批。

为此,我们乡村振兴中,一定要放开搞活一些政策,特别是对开发过度的中原地区,村镇周围都是保护性粮食产地,为了支持他们发展产业,就要做一些调整,要在权衡利弊情况下,松动和调整部分保护性粮食产地,有限制地划拨一些土地,支持粮食产区的农民发展加工业和多种经营。

图为:任玉岭委员在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线上论坛讲话

八、处理好重点示范与全面振兴的关系。

我们乡村振兴同其他方面的工作一样,做一点样板进行示范,以使面上的工作有一个遵循的方向和目标,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很长一个时期来,不少农村工作往往是对搞重点做示范比较热心,常把重点示范作为政绩,作为门面,经常是锦上添花、花上垒花。而到了面上开展工作时,较少有更多的政策扶植和资金的支持,不要说锦上添花了,连雪中送炭的机会,也很少见到。

这次乡村振兴,是推进全面小康的重要行动,全面的乡村振兴绝不能被少数示范点所取代。毛泽东主席50年代就讲过,“我们的富是大家的富,我们的强是大家的强,富和强人人都有份”。只有坚持这样的方向,我们才能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得到保障。因此,乡村振兴一定要处好点与面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的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

九、处理好科技创新与坚持人民至上的关系。

在当今世界激烈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我们的乡村振兴也不例外,一定要把创新作为第一资源,要通过创新思维、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品牌,保证乡村振兴的高效率和高质量。此中,科技创新是基础,一定要抓紧抓牢。农村振兴要用好新技术、新装备、新机械、新种子、新肥料、新农药等等。

但是,科技是个双刃剑,就像原子能一样,可以被和平利用,也可以用来毁灭人类。很多科技成果的研发与推广是有利益驱动的。例如,曾经在中国奶业中出现的三聚氰胺事件,为了赚钱不惜造假和损害人的身体健康。三聚氰胺不是奶农想出的,是高等学府的研究人员推出的。诸如此类,这些年致癌的剧毒农药,除草用的草甘膦,以及各种促生长剂、膨大剂、增粘剂、增筋剂、增白剂等等大量涌向市场,走进农村,融入了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有不少正在给人们的健康带来风险,此中一些以创新为幌子的慢性杀手,需要高度警惕。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共产党执政的宗旨是为了人民,人民至上是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最重要的经验之一。因此,我们在狠抓创新推进乡村振兴时,一定要处好创新与人民至上的关系,要坚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正确判断和取舍创新的成果,分清是非曲直,坚持正确方向。

图为:任玉岭委员在第二届博鳌国际金融峰会上讲话

十、处理好人才的下派支持与培养本土人才的关系。

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事情是人干的,有什么水平的人,才能干什么水平的事。农村过去几十年的发展缓慢和问题增多,归根结底是人才的外流,人才匮乏。为促进乡村振兴,要大力向农村派遣人才,只有更多的懂得农业、热爱农村、热爱农民的人走进农村建设农村,农村才可能振兴。但仅此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大力培养本土人才。1985年我在日本大分县考察一村一品运动时,大分县知事平松守彦告诉我,大分由贫穷走向富裕的一个秘诀,是“让大分人爱大分、建大分”起了作用,并通过一村一品这个抓手,使大分得以崛起。因此,我们的乡村振兴,除了向乡村派干部外,应该狠抓本土人才的培养,我们的大学和一些专科职业学院,应扩大开放力度,可以降低分数线标准,为广大乡村,按照哪来哪去的原则,培养更多工匠和经营管理人才,毕业后分回原籍。本土人才大量成长起来之时,才是广大乡村振兴之日。

另外,我们也可向我们的祖先学习,出台更多激励政策,让更多退休的官员、干部、教师、技术专家在退休后回到祖籍地或工作过的农村去,这不仅会给农村带来新技术、新思维,也一定会给农村带来更多的新思想和新风尚。中国是能够在党的领导下办大事的国家,只要中

央有号令,有政策支持,我想2.5亿的退休人员中,一定会有数千万人奔向农村、贡献农村,如此的千军万马必将成为乡村振兴不可估量的力量。


刘坚

身份标签

全国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主席、全国乡村文化创业创新联盟主席、国务院参事/国务院扶贫办原主任、农业部原副部长

专家观点

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八大问题

尊敬的刘晓峰主席,朋友们大家好!作为研讨会的联合主办方,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会议。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我希望我也建议今天的研讨会要围绕中心问题研究讨论,不要开成一项宣传会、工作会。研究讨论要有观点,对一些问题的看法要有针对性、有思想的碰撞,这样才会有火花。不同观点的争论要有框架,就是要与中央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我还建议要将今天在座的领导、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的各个意见进行汇总整理,为乡村振兴提出指导性的意见。

在复杂多变的严峻形势下,振兴乡村更有其特殊意义。乡村是提高粮食等农产品初级产品不可替代的来源,这要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也是农业部门同志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想从问题导向的角度讲一点想法与大家共同讨论,讲八个问题。

一、关于基层干部的精神状态的问题。

基层干部精神状态总体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不少地方依然存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不作为、不担当等问题,乡村振兴要重视基层干部的精神状态,这很重要,尽管是个别的地方现象,但必须引起注意。

二、关于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自给率,确保粮食安全的问题。

我国小麦、水稻等口粮是确保的,但扩大到肉类、水果、饲料等总的农产品自给率来看,国际依存度在20%左右,我觉得偏高了。在复杂多变的严峻形势下,我们要确保农业安全,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农产品的自给率。

一是盐碱地的开发利用。我国有15亿亩盐碱地,占世界的十分之一,近3亿亩近期可以开发利用,如果采取土壤改良、耐盐碱品种选育、科学栽培,可以比较快地提高我们农产品的自给率。

二是重视超高产作物的选育。衡量一亩地的效率要看产出多少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总的能力,我们目前种植业的农业光合效率约为3%-4%。在超高产育种上有很大潜力。可先从高产饲料入手,这方面有基础。

三是重视昆虫产业、菌产的开发利用,这两个产业的转化提高,还可充分利用农业副产品,发展循环经济。

三、关于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

乡村振兴,推进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制度的根本特征,是共产党的初心。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不是一刀切,要处理好先富后富的关系,先富起来人带好后富的人。从制度层面进行设计,从长远来看,除了调整好分配关系,关键是实现三个机会均等:一是教育机会的均等,穷人、富人、城里人、乡下人都要获得均等的教育;二是就业机会的均等,不能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农村来的就业机会不平等;三是社会保障均等。这是共同富裕的根和本,要重视研究三个机会的均等。

四、关于农村的长远规划问题。

规划要有前瞻性,要重视农村的长远规划的制定,未来农村是什么样?未来的农村有哪些功能?我认为主要四大功能:1.粮食等农产品供给功能永远不会变,任务越来越重、要求越来越高;2.为新农民提供居住生活环境;3.休闲度假康养;4.农耕文明及文化的传承。所以在农村规划建设当中不能简单搞农村城市化,不能搞不切实际的大拆大建,要有长远的规划。

五、乡村振兴要重视老龄化的问题。

老龄化的程度本来与经济发展成正相关的,农村经济水平低于城市,而我们农村老龄化高于城市。从第七次人口普查来看,我国乡村60岁、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为23.81%、17.72%,比城市分别高出7.99和6.6个百分点。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有很多同志没有这个概念的,主要原因是年轻人来到了城市,成了突出问题。农村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养老服务起步晚、底子薄、欠账多,要重视农村养老问题,否则会成为社会问题,要把农村养老作为乡村振兴的一个问题。

 图为:刘坚主任在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线上论坛讲话

六、关于农业的经营模式的问题。

农业经营模式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在城乡一体、三产融合的路径下,探索经营模式,要总结,要抓典型,要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如社会化的服务能力、经营人员的素质以及从事的产业类型不同,探索一些如“家庭农场+合作社+企业”、村企结合、三变农业、共享农业等多种模式。只要守住三个底线,即不侵犯农民的利益、不改变土地的所有制、不改变耕地的用途这些底线。

七、关于乡村振兴如何吸引人才、资金和科技的问题。

民营企业是乡村振兴的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资本、人才、科技是重要的生产要素,要让资本在乡村振兴中健康发展。

八、关于农村改革的导向问题。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农村的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发展积极性,农业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农村完成小康任务以后,在全面推进农村现代化过程当中,改革的重点、导向应作适当的调整,要从调动农民积极性,调整为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及农产品竞争力相结合,要引导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改革的导向非常重要,以上是我不全面的看法,与大家共同讨论,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探索,希望在座同志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研究问题。谢谢大家!